

涵养“三心”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怀
3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8次提到“民生”,36次提到“就业”,充分突出了“人民”的主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情怀。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涵养“勤学习”之心、“强本领”之心、“勇担当”之心,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怀。
涵养“勤学习”之心,用知识诠释“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才不会出现“本领恐慌”。我们不紧要注理论政策的学习,还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硬本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涵养“强本领”之心,用能力书写“人民至上”。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强调要“全面增强本领”。只有能力过硬,练就高强本领,才能书写好“人民至上”的答卷。“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得有几把刷子才行。强本领,不仅来自于知识积累,更来自于躬身实践,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作为年轻干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充分了解人民利益和诉求,在深入一线中增强本领,在接触群众中提升能力,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人民至上”的情怀。
涵养“勇担当”之心,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民至上”最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印证于民生实事中。如何用行动践行?就是要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不折不扣推动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2020年,在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视察,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切忌“干得越多,错得越多,还不如不干”的思想,“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实干中体现担当作为,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密切与群众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组长项目的推进和落实,直接惠及每个百姓,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的初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征程上,各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紧紧围绕“三心”,植深植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用一件件惠民实事和实打实的行动诠释“人民至上”。(撰稿人:潘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