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最接地气的探索者、实践者,更应担当起新阶段的新任务、新挑战。在解读好理论政策的同时,基层干部更要脚踩泥土、面朝大地,拿出艰苦跋涉、爬坡过坎的劲头,以“无名之辈”的奉献精神在无垠的田野上浇灌“希望之花”。
以“老黄牛”的坚韧服务基层农业生产。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黄牛,谦逊、低调,一心耕作,心无旁骛。基层农技人员头顶草帽,脚穿雨靴,和老百姓一起忙于春耕、夏熟、秋收、冬管,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农技人员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以实施粮食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全面推广常规增产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打造乡村振兴精品非一时之功,正是千千万万“老黄牛”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耕耘方有百花齐放的新面貌。
以“领头羊”的勇气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每一个成绩,都凝聚着农业人破旧出新、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2020年农业人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产保供“遭遇战”、环境整治“收官战”、脱贫攻坚“决胜战”等多场硬仗,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三农”答卷,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夺取“双胜利”提供了“稳”的基础、“进”的支撑。蓝图已绘就,赛道已鸣枪,广大农业系统党员干部要以开拓进取的姿态激发新作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肩负新使命,多献加快发展之策,多尽改革创新之力,多干服务群众之事,不断提升政治本领,提高综合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持续转变作风,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奋进“十四五”、致力“两争先”,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以“啄木鸟”的严谨保障百姓舌尖安全。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啄木鸟有着生命不息、啄虫不止的敬业态度和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也有这样一群啄木鸟,他们是群众眼中的“水上漂”、“夜行侠”,到一线调研、向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不等不靠、即知即改,活跃在农业执法一线,切实维护农业经营秩序、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百姓的“钱袋子”不掉空,“菜篮子”更稳当。新的历史起点,农业人要既找“老毛病”也找“新病症”,既找“流行病”更找“地方病”,在乡村振兴这个“舞台”上,将自身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保障农产品安全。
投身实践方觅真知,只有躬行于农村广阔天地,问计于基层广大群众,才可看清“振兴路标”。百姓是益友,更是良师,农业干部要带着学习的态度进农村,怀着补课的心态下田间,与群众一道绘就乡村振兴蓝图。(沈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