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扶一程 就业少忧心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之回国留学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过千万。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尤其是在疫情影响的不确定因素下,高校毕业社会就业压力也陡然增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千万高校毕业生平稳度过关键期,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等力量齐心协力扶一程,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疏解“大城市”情结,探寻更广阔空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加入了“北漂”、“沪漂”大军。但舞台再大,机会再多,资源终会有限,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三线、四线的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待遇并不比一些热点城市差。也有许多优秀毕业生发现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扎根乡土,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创业路径。因此,高校毕业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自身分析现实状况,到优秀企业去走走、看看、听听,避免“一叶障目”,错过合适的就业机会。
营造“大格局”视野,点亮创就业明灯。创业是最好的就业,不仅自身实现了就业问题,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但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创业教育不成系统、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经验、创业行业与模式趋于同质化等问题,但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潮流不可挡,高校要把创业教学融入到常规教学中,提高学生创业理论知识,邀请创业成功的学子回校讲学,传授创业经验。社会更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引导,提供优质资源,帮助他们披荆斩棘,奔赴光明前景。
搭建“大数据”平台,提供多样性选择。一到毕业季,各大企业都奔赴在校园招聘的前线,这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招引人才的重要渠道,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强化组织力度,着力推动线上线下招聘会活动,直播带岗,升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打造“空中面试”空间,帮助企业与高校毕业生节省时间精力,实现双向选择。(刘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