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7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大好河山还看“绿山青山”,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2021-06-03 14:33:20 网信办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人鱼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是最普惠的福祉,是民生最直接的共享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青山常在,金山才能常在,经济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建设。

自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到如今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领导班子,始终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联系谋篇布局,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曾明确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建设,青山就是金山,生态就是经济。

青山常在,幸福才是常态,民生建设要深化生态文明保护。

在过去的发展时期,我们追逐经济效益时曾走过牺牲环境的弯路,习近平总书记震耳发聩地强调“发展经济也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治理卓有成效:水环境治理、退耕还林......久久为功,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生态质量简况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迈步之年,生态建设要抓稳舵向,为民建设。

青山常在,民族才能昌盛,时代脚步要踏稳生态保护之路。

无数历史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被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是一条经过验证的、崭新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生态发展之路。只有兼顾环境效益,实现全面发展,才能让民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才能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地成为现实。

生态治理,任重道远,然行则将至,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也让生态建设切实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保障,成为综合效益不断增长的坚实基础。更要秉持着为群众建设良好生态,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大自然的底色永绿,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风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9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