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7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激活耕地保护“神经末梢” 守牢百姓“饭碗田”

2021-06-30 14:57:07 网信办

“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今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且“十四五”期间将沿用此主题。

丰富宣传形式,营造守护耕地好氛围。耕地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做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开展耕地保护知识宣传和培训,形成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格局,大力宣传节约集约用地和严守耕地红线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营造守护耕地的好氛围。

多措并举,激活耕地保护“神经末梢”。我国耕地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小,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现在全国不少地方,围耕养殖、种非粮作物,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干部和群众,作为守护耕地的“神经末梢”,要切实扛起守护耕地的责任。基层干部要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让耕地产值最大化。群众要主动参与耕地保护,对破坏耕地、乱占耕地、违法用地等行为进行监督,从“事不关己”变成“人人参与”,让守护耕地成为自觉行动。

节约集约用地,守牢百姓“饭碗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长期以来,我国坚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耕地退化和耕地污染现象依然突出,破坏耕地、乱占耕地、违法用地等问题时有发生。稳住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节约集约用地刻不容缓。全国各地落实秸秆“双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全量还田,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极大减少大气污染。大力整治“撂荒地”,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让“沉睡”土地焕发新活力,逐渐变回百姓“致富田”。(潘彩萍)

6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