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7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高考并不是“神化”的人生第二起跑线

2021-06-30 15:00:17 网信办

有人说,如果说上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是人生的第一个起跑线,那么高考后人生轨迹,就是第二起跑线的开始。这种说法,无疑将高考分数的高低当做了人生新起点的含金量,“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思想根深蒂固于国人的脑海中。然而,高考分数的高低、学校的好坏,真的能够决定人生价值、人生成就的高低吗?

高考的分数,是对十年寒窗的阶段性总结。“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高考寄托了太多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希望和憧憬,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关系前途和命运的大考。实际上,高考是对一个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的综合考量,是一段时间内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的检验,既有能力水平的体现,也有临场应试能力的考验,也有心理素质的支撑,当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特殊情况和因素的影响,高考只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考评手段,只是当前这种考评手段是通过分数这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在主导。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阶段性的“分数”和总结,人生很长,未来很长,人生有很多需要我们用高考之前的精神、劲头、毅力去完成的使命、克服的困难和躬耕的事业,“人生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因此一时一地的得失,我们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好各自的人生路。

高考的成败,并不能彻底决定人生的成败。高考得胜的学子,兴奋快乐是人之常情,但得意之余,切忌忘形。分数代表过去的你付出终有回报,成绩属于过去的你辛苦换来香甜,也许会进入心仪的大学、选上满意的专业,但如果失去了之前的斗志和激情,很难说大学四年之后,或者考研、求职之时,在新的起跑线上谁能笑到最后。高考失利的学子,伤心难过也是人之常情,但难受之余,也无需发出“人生一片灰暗”的论断。未来很长,就像万米长跑,不到最后一两圈,你根本不知道谁是最后的黑马,谁不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当下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努力是不是能够“量变引起质变”,人生的价值和成功,是无法用一个阶段性考评分来决定的,道德、修养、能力、知识、奋斗、事业、家庭、子女等等,综合下来才是决定我们人生成功与否的结果。

高考的观众,请善待每一个家长和孩子。自从有科举制,中国就有了“状元情结”,也许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高考,但是求学阶段的得分排名应当都深有感触,似乎只有排名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根本标准。曾几何时,成绩的好中差,甚至成为一个学生优良劣的参考坐标。如今,这种思维和论调可休矣!2021年的高考,并没有出现往年“状元”热,这是因为教育部不允许公布成绩和排名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展开,当前对于“高考状元”的宣传更是严加管制,非常可喜、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坚持正确教育评价导向,正在破除“唯分数论”的桎梏。因此,每一个关心高考的“观众”们,请善待考生们的努力和成果,寒窗苦读艰难、废寝忘食不易,请善待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每一个考生都了不起,毕竟学生可能是这个社会中最为辛苦的“职业”之一,他们尽力了、努力了、奋斗了,无怨无悔。每一个关心高考的“观众”们,请善待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家长们起早贪黑、拼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易,哪怕他们给了孩子爱的同时也施加了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厚重”的希望,他们爱孩子方式也许值得商榷,但是这份爱的纯度和浓烈,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比拟的。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高考得胜的考生,须知人生很长,高考的一跃,诚然,先发优势略显明显,但并不能代替未来十年的努力,也决定不了人生的方向。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高考失利的考生,也须知人生大有希望,不经历风雨不可能见到彩虹,心中憋着一股劲、好好利用今后的人生时光厚积薄发,利用后发优势“逆袭”,那才是强者的快意人生。(潘小乐)


6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