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巩固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100周年之际,组织做好庆祝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对于团结凝聚卫生健康系统力量,加强医师队伍建设,营造尊医重卫良好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尊医重卫之风,就没有全民健康的保障。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医务人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47.5万人,构成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强基石。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每万人口医生人数增长较多,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这背后是各项激励政策的持续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保护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的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关于全力做好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聚焦一线贯彻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生活保障、心理调适、家庭帮扶、执业环境、先进表彰......一项项关心关爱措施,让广大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去年6月,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对医疗卫生健康领域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其中对屡禁不止的“医闹”事件,做出了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国家立法防“医闹”,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再次为广大医护人员注入一剂“强心针”。
调动和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把握医疗卫生主体的主动性,还需要社会各方持续关注、广泛支持,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发展空间。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以更大力度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加大了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各医院对标一流,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加强特色学科、高素质医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深入践行爱国卫生运动,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以全民共同参与、多方支持,持续增强医务人员荣誉感、使命感,激励他们为维护人民健康再立新功。
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宣传抗疫先进事迹和时代楷模,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医务人员再接再厉,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篇章,努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新局面。(翟小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