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健康体魄 树健康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曾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如何定义“健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健康应包含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良好和完美的状态,而内在的要求是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言说,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健康生活方式,是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在工作中学会宽容、在琐事中学会快乐,过好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
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在抗击疫情的特殊阶段,不少医务、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顶烈日冒风雨奋战在抗疫一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把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高风亮节。我们应感恩党的领导、感恩为人民健康辛勤付出的每一个人。
常存感恩之思,感恩之行,内在的健康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一颗感恩的心,能擦去眼睛里的浮层,给自己带来明亮和色彩。我们需要以感人之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
在工作中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含宽容之心,其心胸就如天空般宽阔、透明,大海般广浩深沉。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各式各样的问题、形形色色的人,以宽容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接纳所有,保持宽容的心态,让我们的身体避免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不会进入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生理恶性循环;宽容是一种心态。本次南京、扬州的疫情出现突然,前期有许多做不到位的地方,我们既要努力填补防护中出现的漏洞,又要用宽容的心态看待出现的问题,相信党和政府的领导,相信中国日趋完善的医疗体制,相信医务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以宽容之雨滋润内心,我们看问题的方法就会更客观、理智,确保自己健康的心态不受到影响。
在琐事中学会快乐。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人需要快乐,就像需要衣服一样,但日常琐事往往会将我们快乐之心湮没,工作中失落、挫折,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干扰生活。其实,人的一生中不是每一次都能成为主角,既然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只能做个观众,那就要安于现实,保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态。在日常琐事中张弛有度,放松自己,才能让身心更愉悦、健康。
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而汇聚起健康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需要每一个人从树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人健康、全民健康;人人幸福,全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