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无声的世界” 用心关注听障人群
声音,是世界进入身体的一种方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情绪,传达着各种信息,但在我们身边,有超过2000万人,无法通过声音与世界建立联系,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3万的速度增加。在国际聋人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无声世界里的“有声”生活,我们一起凝心聚力弥补世界的缺失。
“传递温暖”,用关爱为听障人士奏出动人”旋律”。无声世界里需要爱的关切。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着诸多不便,或许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但他们一样对世界充满热爱,我们要用爱心彰显真情,用善举诠释担当,让他们活出响亮和精彩。
“科技向善”,用科技为听障人士打开沟通“窗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关注弱势群体,以精细化服务为切入点,为听障人士架起了“无声世界”通往“有声世界”的桥梁,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一流的服务,陆续推出针对视障人士的助听产品,借助“随身翻译”,使更多残障人士朋友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多样性、多层次需求,为助残事业添砖加瓦。下一步,还将持续发挥企业信息技术优势,逐步推出更多针对残障人士的高科技产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残障群体生活不便的问题,切实提升残障群体生活质量。
“听见世界”,用手语为听障人士描绘世界“心扉”。《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指出,手语与口语具有平等地位,缔约国有义务促进手语学习,并提高聋人的母语认同。聋哑人的世界,像没有字幕的默片电影,命运的手按下静音键,他们的生活从此鸦雀无声。“化声为形”传爱心,手语志愿者将自己投入到无声的世界中去,用一个个手势的转变与连接,搭建一个让聋哑人和正常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打破大家对聋哑人的固有思维,不求优待厚待,只希望能够平等对待。手语是聋人的母语,手语是聋人的语言,聋人有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有自己的沟通方式,用手语一起打开心扉,开启幸福的微笑!(白米镇 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