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体人员 请对舌尖上的浪费“say no”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对于不少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陌生的节日,但只要提到勤俭节约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从《尚书·大禹漠》里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李绅笔下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些文字无不彰显着勤俭节约之美。
让饮食文化绿色环保起来。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严厉要求,到“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的令行禁止,再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热情动员,领导人高度重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正如领导人深刻强调的,“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新、经济活动的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不再只追求“饱”,而是追求“好”。过去生活拮据的时候,不舍得浪费一粒米。现在的人们不再敬畏粮食,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餐桌上的剩菜剩饭令人触目惊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历史上,我们也经历过灾荒之年,饿殍遍地。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奢、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永远不能丢,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把勤俭节约美德发扬光大。(潘磊 曹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