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传统文化滋润人心赋能经济
元宵佳节是万家团圆、祈福的日子,在泰州,人们踩高跷、打莲湘、挑花担、摇花船,体验各种传统民俗特色,感受中国佳节文化。热热闹闹元宵节,美美满满获得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那么,火爆的元宵节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呢?
让传统文化滋润人心。传统节日和习俗,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需求,人民不仅仅可以走出家门,赶赴一场盛会,体验真实的烟火气息,更重要的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岁月悠长,唯初心不改,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跨越时间,与其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有关。传统文化让情感有了归宿、精神获得滋养,有统计显示,《全宋词》中的元宵词就有330首,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脍炙人口。元宵节培育了民族共同的情感和价值,用传统文化滋润人心,对于筑牢文化自信之基,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凝聚了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不断昭示和提醒“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向何处去”,其光亮正在照进更多人的内心。
让传统文化“叠加”新时尚。曾经有段时间,元宵节的氛围越来越淡了,离年轻人越来越远了,其主要原因是公共文化生活和文化产业链中的供给未能充分回应老百姓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从感情上疏远了年轻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传统文化以新形式、新技术、新创意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从供给端发力,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大胆求新,亦不可凌空虚蹈。让元宵节既要有新创意,又要有不变的“中国心”,将传统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才能拉近传统文化与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的距离。
让传统文化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传统节日所释放的文化能量在凝聚人心、拉动消费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就拿元宵节来说,酒店的订座率大幅增加,看花灯的人络绎不绝,新技术、新创意饱含其中,加上中国情人节的“甜蜜加持”,节日经济再度被激发。
文旅融合,文化唱大戏,元宵节文化所包含的文化要义,对于刺激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潜力,发挥文旅消费的叠加乘数效应,无疑是注入了“虎虎生风”的活力,这并不是消费市场的随性而发,放眼各地,传统文化已呈现前所未有的“顶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让我们在元宵佳节里返本开新,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流淌的文脉、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同时,为当下的现代文明和经济建设增加来自历史的独特贡献。(李安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