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奔赴“春天之约”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2022-05-16 16:19:06 网信办

从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肩负重任,奔赴“春天之约”。“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有效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要振兴,产业融合是关键。产业融合是以农业现代化为根基,以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多元化业态调整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等方式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教育、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田景观、综合型农业等农村新兴支柱产业。深度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民俗特色乡村旅游,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植入农业,满足广大市民对青山绿水、乡愁记忆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孵化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大力发展烘干储藏、冷冻保鲜等生产性服务,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优化乡村基础建设,环境宜居宜业。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日趋完善,村民基本生活保障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下一步,要加强乡村高质量建设,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卫生厕所,不具备条件的可建设卫生旱厕。全面盘活并利用好农村的闲置房,为村民扩展公共活动场所,修建活动室,建设体育设施,以此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加强乡村治理工作,“三治”有机结合。要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决整治乡村平安的突出问题,走好乡村善治之路。以法治为保障,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德治为引领,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等文明创建与评议活动,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农村传统文化活力,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以自治为核心,保证和支持广大基层村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村民群众当家作主是乡村治理的本质和核心,是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都要通过自治来实现和推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坚强支撑。(陈宁霞

79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