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乡村铺设农民“智”富新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22日正式发布,这是自21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2022年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心热议的“关键词”之一。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实现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数字乡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各地围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化乡村治理等积极探索,成效凸显。但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制度层面的引领和保障至关重要,需要夯实政策基石,因村制宜营造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抓紧制定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数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提升信息服务,建设民生需求反馈机制。江苏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表现在乡村就业、社保、医疗、科教等各类惠农服务网点越来越普及,普惠金融服务站基本实现乡村全覆盖;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以及网络扶贫、网上法律咨询等服务都取得明显成效。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还需要引导农村青年、退伍军人、返乡就业人员等群体成为“新农人”,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同时引导专业人才下乡培训,聚焦“三农干部”、“新农人”、新型经营主体等广泛开展农村创业、科技服务、生产经营、电商服务等领域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其数字技术管理及应用水平,为构建数字乡村新发展格局持续注入新动能。
聚焦优势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禀赋和优势,依托特色产业向现代化迈进的路径也必不完全相同。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偏远乡村,可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产业聚集、消费聚焦、人才吸引、就业带动。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的下沉,将为乡村优势产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新形态数字经济将会是助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导向。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 数字乡村将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民生活再上新台阶。(沈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