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更“明”
3月15日,江苏省民政厅召开全省2022年清明安全祭扫和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祭扫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今年全省清明安全祭扫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按照当地疫情形势,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人民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芳草绿野细雨纷,又是清明哀思时。为秉承传统文化,在全国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当下,我们要积极转换慎终追远方式,理性追思、文明祭扫,进一步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良好祭扫氛围,共护美好生活,共建精神家园。
错峰祭,预约扫,安全祭祀同心共筑。各地祭扫人员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减少返乡祭扫,减少实地祭扫,减少人员聚集。实行错峰祭扫,高峰预约祭扫。通过网络平台预约,按要求填报防疫等相关信息,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路线,进行错峰分流扫墓。强化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并配合检测体温、实名登记,以及保持安全距离和减少驻留时间,齐心协力共筑安全祭祀“防火墙”。
一鲜花,一鞠躬,绿色祭祀清风拂面。清明缅怀祭先人,未必烟火表孝心。广大祭扫人员要自觉摒弃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等陋习,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不在墓园山林地明火祭祀,不在街道、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抛撒冥币、鸣放鞭炮,让“绿色低碳祭祀”成为清明节日文化符号。
摒陋习,树新风,文明祭祀蔚然成风。各地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践行者,大力宣传文明祭扫社会新风尚。积极倡导通过家庭分散追思、家庭悼念、经典诵读、“云祭扫”等现代化形式祭拜亲人,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上,大力弘扬尊重生命、孝老敬亲、厚养礼葬等新风尚。
我们相信,绿色、安全、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同样可以缅怀先烈、祭奠逝者,依然能将哀思传递。我们坚信,持续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传播现代文明风尚,展望未来,“清明”将更加“清净”更加“文明”。(翟小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