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苏”写美丽江苏新篇章
“植绿护绿、关爱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级领导干部要抓好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推进美丽江苏、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路径方向。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加快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决打响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绿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处处铺展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江苏新画卷。
生态环境好不好,数据指标最有说服力。2021年,江苏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4%,创历史新高;长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655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0%以上,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新增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园区28家(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绿美村庄数量均超1万个,物种数由4588种增至6046种,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满意率超过九成……每项数据指标都表明了江苏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美丽江苏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彰显了江苏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态度和决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未来五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的“六个显著提升”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美丽江苏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江苏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奋进新征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仍需滴水穿石、久久为功。锚定新目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要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赋能经济发展高质量,切实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排头兵”。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让我们要始终高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伟大旗帜,牢记“国之大者”,恪守“为民情怀”,埋头苦干、接续奋斗、笃行不怠,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奋力“苏”写美丽江苏新篇章,让江苏成为更加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孟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