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五一”勋章,不变信仰

2023-03-07 15:30:01 网信办

2022年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66个,产业工人373名,占40.1%。“五一”已经走过133个年头。当我们站上奖台,凝视四面八方,一块块勋章锃亮,一面面红旗鲜艳,33年俨然如同今朝,然而昔日青葱少年已经变为耄耋老者,时代变化,有些变了,有些却从未变化。

变的是产业分工,不变的是勤俭。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在国家总产值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2年全国二产占GDP比重为20.9%,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例为20.9∶50.5,到1984年,中国一产平均占30%以上,二产占40%左右。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工人的奉献,在马鞍山热气腾腾的钢水里,在沈阳明镜般的生产线上,在上海密匝匝的纺织声中,一头狮子卧着,千万工人以母亲的慈爱抚慰它在百年屈辱中撕裂的伤口,时间变化无穷,渐渐,纺织厂湮没在烂漫菜花中,废旧车床爬满青苔,狮子醒了,抖抖鬃毛,世界为它的吼声颤抖,这时候,无数手依然在珠海,在上海,在边陲,在许多“开发区”、“工业园”、“高新区”中静静起伏,他们是狮子的母亲,用自己的勤勉和认真哺育国家。

变的是人才结构,不变的是智慧。当一个人从1949穿越到2022,走在街头,他会感慨这简直是两个世界。土墙与钢筋混凝土,透风纸窗与蓝色玻璃幕墙,那些产业工人,过去他们打赤脚,说方言,说“师傅怎么帮带”。现在他走进一家工厂,安全帽,统一印着企业名称的制服,说普通话,甚至英语,问如何操作,一抬头,墙上写着统一生产章程。过去宝塔尖尖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如今随处可见,整洁,井然,有序,俨然已经算两种思维,两种模式,然而当他走进研究室,加入热火朝天讨论公关难度的人群中,想必他会恍然大悟,说“并没有什么不同!”智慧是中国产业工人永恒的背景乐,从60年代核试验场的珠算盘到20年中兴光刻机,“学不到的自己想,造不出的找东西替代”,这是一套廉价、高效、实用主义的美妙古老哲学,即使时代变迁,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变的是外部环境,不变的是信仰。有人说,新时代,人们应该躺在家里,惬意的喝喝咖啡,动动指头,靠贩卖虚拟货币达成经济增长的宏愿;有人说,产业工人已经不时髦了,“太苦,太累”,长久以来,似乎产业工人自动和“低端制造业”画上等号,说到就是“人口红利”。然而现在是2022,既不是1952,也不是1982,新时代产业工人不仅有知识也有信仰,他们不光栖息在珠海沿岸的“富士康”中,也在杭州的各大互联网公司里,在研究院中,他们是国家沉重的心脏,搏动把血液往全身运输。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工人权力,坚持工农联盟的基础,注重工人身心健康,这是永恒不变的信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代变迁,“五一”勋章却仍然熠熠生辉,那是工人的力量,是人民的信仰,也是国家的坚持,浩浩汤汤,助力中华之龙走向新时代。(王舒语


43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