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金名片” 锻造响当当的“中国品牌”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资源。拥有国际品牌的数量和质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5月10日,是第六个中国品牌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提升全民品牌意识,讲好中国品牌故事,让消费者亲身感受高品质消费品魅力、增加自主品牌情感、提振国货精品消费信心,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以质量提升中国品牌。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源泉,是产品信誉的保证。企业想要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在国家层面上,要把品牌战略作为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质量标准化和品牌创新化,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和个人从业者的质量意识,鼓励引导企业把“做精、做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努力增强产品质量竞争力和产品质量综合实力。
以创新点亮中国品牌。“创新,是中国品牌从贴牌到创牌、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重要驱动力”,产品创新是一个新的高度,也是这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必然选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中心,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化融合。我们要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努力让品牌创新、产业创新成为高质量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以开放锻造中国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我国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优化供给、扩大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国外的知名品牌“引进来”,让国内品牌在开放市场中公平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学习中成长。同时,鼓励更多的国内品牌“走出去”,让国内品牌在全球市场中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公平竞争,在比较中找出短板,在竞争中找到差距。
以文化涵养中国品牌。中国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为此,我们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也要注重企业的主体作用,使文学、艺术、民俗等传统元素深度融入到企业的产品创新当中,把艺术的文化元素深度融入进企业的产品内涵当中。企业家们要利用创意提升品牌品质、打造品牌文化、丰富品牌内容,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文化功能,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游润民 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