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生态文明 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成立。这是继北京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据悉,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迁地保育的植物超过17000种,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成功实现了报春苣苔、非洲芙蓉、广东含笑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植物植被是反映生态状况的“晴雨表”,华南国家植物园是美丽中国的一颗“绿宝石”。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投身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擦亮生态底色,铺展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上半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5.7%,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一项项数据有力表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好打赢“三大保卫战”,纵深推进生态修复、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等系列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让我们自觉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共同跑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棒”,共同绘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蓝图,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文明基石。(陈立俊 孟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