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文明之美看东方|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2023-03-07 16:45:37 网信办

近期,迪奥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的黑色半身裙,因疑似抄袭中国传统马面裙而备受关注,迅速引爆网络,也印证了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资源与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服饰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脉和灵魂。

回眸服章之美,观其典雅外观,认识传统文化。服历史悠久,《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历经数千年变更,汉服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与汉服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蚕桑习俗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服饰类项目达12项,列入国家级的则达225项,皆为非遗门类的美学范式。汉服蕴含着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以右为尊等核心概念构筑的中华话语系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具有文雅而恢宏、正直而宽厚、仁爱而洒脱的内在品格,显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汉服轻形式重精神,雍容典雅,深邃灵动,体现了中国人追求随心所欲不逾矩、蕴藉含蓄守太和的审美风格,具有独特的中国气派。这些千年前的华服、锦袍、冠饰携着所在时代的倩影,为今人展开一幅浮翠流丹的旖旎画卷,从五千多年前的桑蚕驯化到两汉丝织技术的发达,从丝绸之路开启的东西交流盛况到盛唐时期包容绽放的辉煌。衣冠王国,百美尽呈,服章之美,覆衣天下。

领略礼仪之大,明其审美理想,知晓历史底蕴。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干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和谐统一的审美品质。

注重文化之兴,望其融通创新,坚定自信传承。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完整地呈现出千年以来中华服饰的演变和发展,展出文物百余件套,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中华民族的古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在观展的人员中,有不少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他们的出现表现出对传统服饰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也是文化自信增强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阐明了中国历史文化对凝聚民族力量、筑牢精神根基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同时,应更深入地了解其精髓,认同其价值,萃取优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在新的时代中,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魂”的新风尚,这种新风尚也会使我们不断地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新光彩。(张子乐


79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