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4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建设网络文明当“过三关”

2023-03-07 16:50:33 网信办

近日,以“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举办。作为全球最大的“网民聚集地”,可以说网络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每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如何使网络正能量更加充沛、应用路更加务实、好风气更加持久,建设更具中国特色的网络文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

坚持思想领航,从战略高度过好“认知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思想引领和部署指导下,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主弦律也越唱越响。但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难免会出现网络水军、黑公关、恶意造假等乱象,严重污染网络生态环境,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网络文明的征途上要坚守信仰、勇于担当,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引导网络舆论回归正道,达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效果。只有让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成为广大网民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为,才能不断夯实网络空间治理的根基。

坚持双向奔赴,以需求牵引过好“应用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网络技术及其衍生产品,只有做到密切贴合群众需求,让群众愿意用、用的起、能用好,才能成为“爆款”产品,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本次大会所展示的医疗领域的虚拟中医解剖实训技术,基层治理的自动驾驶安全巡防车、智慧控能的微缩版“零耗能小屋”等,无一不是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双向奔赴”让网络不再冰冷,赋予智能设备“智慧”的同时,也把“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儿。

坚持防微杜渐,靠抓常抓长过好“常态关”。建设网络文明,打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是所有人的时代课题。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需要安全来“筑底”,网络空间虽是虚拟世界,但仍具有社会属性,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互联网企业、社会组织,在使用网络、传播信息时既要守住道德“底线”,更要守住法律“红线”,从而实现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管的有效联动。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只有做到一手抓“平常监管”,一手抓“长效法治”,构建“护网+净网”新格局,筑牢网络安全的“堤坝”,持续、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才能让网络空间好风气成为常态,让网络文明得以无障碍发展。(葛如涛)

 


48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