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用好科技的力量 筑牢供水“生命线”

2023-03-07 17:20:44 网信办

众所周知,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是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如今,南水北调工程再创佳绩,以科技创新举措加强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守护着南水北调的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截至2月5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含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千里调水,科技成果筑起输水长城。据了解,南水北调单单中线工程总线长度就逾1400公里,把确保工程安全的重大责任,我认为,积极应用科技成果,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南水北调工程筑起了“输水长城”的坚固基石。现如今,科技成果已涵盖工程设施的监测、检查、巡查、维修、养护等各个过程,无论是“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应用,还是未卜先知雨情冰情的“中线天气”APP系统,亦或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世界最大泵站群”,借助科技成果的综合应用,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如虎添翼。

千里调水,智慧调度实现人水和谐。现如今,“千泉之城”济南“水涌若轮”胜景再现,素有“百泉”之称的河北邢台狗头泉、黑龙潭等泉眼稳定复涌,我认为,人水和谐的背后是南水北调工程把供水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如何宏大不必多言,其输水过程状况复杂、控制节点多、技术要求高,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据介绍,近年来,研究建立的供水计划生成模型、冰期输水调度模型、总干渠水力学模型已充分应用到工程调度运行中,为调度应急预案提供了技术支撑,已开发应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动化调度系统确保了中线总干渠的供水安全,可以说,是“智慧调度”为600亿立方米南水安全北上保驾护航。

千里调水,创新驱动确保清水北送。绿色始终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是工程的使命担当。我认为,为保障水质,南水北调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打造了绿色生态工程的样板。在管理上创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多方配合”的治污模式,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在科技上创新,搭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预警预报业务化管理平台,多项研究取得技术突破,实现输水水质保障水平的提升。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切实维护水质安全,南水北调工程一直切实履行好“调水供水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水网建设领军企业、水安全保障骨干企业”的使命担当。(李慧萍)


54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