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抗美援朝中的姜堰籍英模:“孤胆英雄”曹银山

2020-10-21 09:29:57

曹银山出生在姜堰区张甸镇蔡官村一个贫穷家庭,在那里,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无不肃然起敬,他是战功显赫的“孤胆英雄”。

民国十二年(1923年)冬,曹银山出生在该镇殷家庄的贫穷家庭,全家人靠租种地主家的二亩半地为生。三岁那年,父亲曹德成因为积劳成疾去世,母亲艰难地把他和哥哥妹妹三个孩子抚养成人,曹银山娶了一个名叫许龙英的女子为妻。

1948年的一天,村邻办喜事,曹银山和其他几个壮汉被请去抬接新娘子的花轿。晚上,他们晚饭吃得很香,正是热闹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的十几个荷枪实弹的自卫队员冲进来,把曹银山和其他几个壮汉抓走了,当晚他们被关在苏陈炮台,第二天转移到泰州。曹银山等人被强令换上国军军装后送到扬州,再从六圩过江坐船送到上海吴淞口,接着又换船直去天津。这次被抓的壮丁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在天津被装进闷头车送到北京郊区,训练了一个多月之后编入傅作义的部队,曹银山被编在第十六军军部警卫营四连。

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先后发起辽沈和平津等重大战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北平20余万守敌完全陷于绝境,解放军反复以政策攻心,深有感触的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感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面临全面崩溃,他也越来越清醒地看到人民革命到了最后胜利的阶段,于是率部接受和平改编。这批起义部队在解放军各级领导的组织下,以连为单位举行诉苦大会。战士们踊跃发言,一个接一个往外倒苦水,痛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后来他们都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换上了新军装,个个十分自豪。被编到解放军第19兵团65军某师580团3营9连的曹银山在诉苦大会上讲起苦难家世、自己被抓壮丁、全家妻离子散、在国民党军队里险些当炮灰等种种遭遇,他对万恶的旧社会和国民党反动派无比仇恨,决心紧跟共产党,解放全中国。训练场上,他生龙活虎,精神抖擞,一丝不苟。练习匍匐前进,磨破了膝盖也不肯休息;练习瞄准和射击,膀子肿了也不愿放下枪,他的射击本领提高特别快。时隔不久,曹银山所在部队奉命西下,和兄弟部队一鼓作气打下兰州后向宁夏挺进。在长途进军中,曹银山吃苦耐劳,还主动帮助体弱和伤病战士扛枪背背包,这种友爱互助精神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曹银山在打太原、三关口、互亭、兰州、马家山等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连续好几次荣立战功。后来连队党支部报请团首长批准,在火线吸收他入党。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起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不断轰炸我国东北领土。1951年3月,曹银山所在部队被批准加入第二批赴朝作战行列,曹银山和战友们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入举世闻名的“第五次战役”。

在最艰难的“第五次战役”中,曹银山所在部队担负穿插任务,他们首先向496高地发起进攻。496高地的守敌是美李军队的一个师,不仅训练有素,而且装备精良。曹银山所在的9连战士斗志昂扬地走在大部队最前头,好似一把插向敌人心脏的尖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他们在496高地前沿布阵,突如其来地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敌人立即反扑,用轻重机枪还击。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火力勇猛冲杀,用带转盘的冲锋枪猛烈扫射。敌人不知是被前四次战役的惨败吓破了胆,还是被当晚的猛烈火力震慑了,不敢久守阵地,偷渡临津江向南溃逃。我军占领这座山头后,逃到南岸的敌人立即组织密集的炮火还击。战士们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泅渡到对岸,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北汉江西岸的岘圣庵一带。岘圣庵连接着左中右三个山头,山虽不高,却十分险峻,曲折的羊肠小道,嶙峋的奇岩怪石,既是个难攻易守之地,也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还是成了曹银山大立奇功之地。为迅速消灭敌人,上级命令曹银山所在营的三个连占领这三个山头。7连和8连分别占领了左右两个山头,曹银山所在的9连占领了中间的山头,边构筑工事边整休。

第二天凌晨,东边山头突然向9连阵地开炮。原来7连8连分别攻下左右的山头,他们见敌军逃走了,在未跟9连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就下了山。狡猾的敌人借着夜幕悄悄爬上左右两边的山头,形成夹攻之势。形势极为严峻,9连指挥所设在三排阵地,他们决心死死守住山头,不让敌人夺走。在阳光下,9连战士清楚地看到两边山上有人影晃动,开始还以为是兄弟连队在构筑工事。到了夜里,东边山头突然向9连阵地开炮,数百发炮弹在阵地上空咆哮,一排和二排的阵地淹没在火海之中,一排战士几乎伤亡殆尽,二排也受到重创。这时敌人发起了冲锋,迅速占领了一排阵地,很快二排阵地也失守了。战斗持续到中午11时,正、副连长和指导员先后壮烈牺牲,全连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一排和二排阵地被敌人夺去,直接威胁着三排和连指挥所安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副指导员王强任命8班副班长、共产党员曹银山为突击班班长,带领11名战士组成突击班反击敌人。他们各背两支冲锋枪、750发子弹和16枚手榴弹,在连队的火力掩护下,下午1时攀登悬崖峭壁爬向半山腰,向一排阵地逼近,准备短兵相接,夺回阵地。敌人发现了他们,轻机枪和重炮立即吼叫起来,子弹纷纷落在他们身前背后,副指导员听到枪声后立即组织火力掩护,一阵激烈的战斗后,突击班有4名战士牺牲,2名战士受伤。曹银山安排其他2名战士把2名伤员护送到连指挥所,可惜这2名战士在返回途中牺牲了。突击班只剩下4人,他们在曹银山的带领下,不顾头顶上飞旋的枪弹和身旁炸响的炸弹,继续朝着目标逼近,危急关头,又有1名战士牺牲了。一位东北籍战士看着身边牺牲的战友,忍不住为他们报仇,他抬头瞄准敌人就是一枪。几乎同时,敌人也朝他开枪,他把敌人打死了,自己也被敌人击中,一颗罪恶的子弹从他的口中进去又从后脑飞出,他当场牺牲了。这一枪声又引起一阵激烈的枪战,另一名战士也壮烈牺牲了,这时,突击班12人就剩下班长曹银山一人。

为了战胜敌人,曹银山就地一滚隐蔽起来。敌人以为冲上来的突击班战士全部牺牲了,几个荷枪实弹的鬼子耀武扬威地走来,满腔怒火的曹银山用两支冲锋枪同时扫射,几个鬼子立即倒下,其他敌人惊慌失措,他们以为志愿军又上来了增援部队,立即组织一个排的兵力反扑,曹银山占据有利地形,一阵狠打猛砸,敌人败下阵去。

下午两点多,敌人的第二次反扑开始了。这次反扑的是两个排的兵力,还有飞机狂轰烂炸。曹银山面对凶恶的敌人时而双枪齐射,如同风卷残云;时而扔手榴弹,好似天女散花。疯狂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摸不清志愿军到底有多少人,没被打死的鬼子连爬带滚地败退了。为了击退敌人可能发起的第三次反扑,曹银山找了个有利地形埋伏起来,还拉来好几具尸体作掩体……就这样,他一个人直坚持到晚上。

天黑以后,连部通讯员通知曹银山,说是任务完成了,让他立即下山。曹银山见到通讯员欣喜若狂,两人紧紧抱在一起。通讯员望了望守住的山头问曹银山突击班在哪里,曹银山告诉通讯员,除了他和两名送走的伤员外,其余9人全部牺牲了。通讯员又指着躺在地上的几十具(共有70多具)敌人的尸体惊喜地问曹银山,你们打死了这么多鬼子,曹银山说,是他们碰到我们枪口上的。曹银山接到撤退命令后没有忘记带走战友的武器,他摸黑背起6支冲锋枪数百发子弹以及部分手榴弹,这才赶回连指挥所。这时部队已经出发了,黑暗中他找到战友们撤出时留下的路标,昼伏夜行,走了大约百十里的山路,终于在第四天找到部队,这时已是6月22日。经过两个月的战斗,9连仅剩下14人,可曹银山带着的22斤干粮还没吃完。

战斗结束后,“孤胆英雄”曹银山的名字很快传遍全军,他荣立了一等功,并被提升为排长。1953年9月,他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还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见。1953年9月底,曹银山作为志愿军72英模之一参加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回国21天,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四周年的国庆大典,曹银山和其他战友身穿崭新的军装,佩戴闪闪发光的奖章和勋章登上天安门城楼。晚上他们又应邀参加国宴,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一向他们敬酒,曹银山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1954年,他所在的65军奉命回国驻扎张家口。1957年,曹银山服从部队决定,离队复原,他脱下军装,收起军功章,回到离别了近10年的故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回到家乡的曹银山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事只字不提,村上的人只晓得他是打过仗的老兵,并不知道他是在异国他乡战场上荣立大功的“孤胆英雄”。几十年来,曹银山不居功,不自傲,默默耕耘在高沙土地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如今,英雄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英勇事迹还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流传……

8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