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1+3+N”机制,姜堰政协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政协特色,泰州市姜堰区政协探索构建“1+3+N”机制。“1”:即政协党组中心组一条主线;“3”:即区政协机关、镇街特邀委员、界别委员三个群体;“N”:即专题宣讲、参观学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关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等多种形式。

充分发挥一条主线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区政协党组中心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区政协党组中心组2021年度学习计划》,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相结合。把握重点任务,区政协党组中心组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深刻领会、系统理解、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关键环节。注重示范引领,夯实党史学习教育主体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学习计划和领学安排,每月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党组书记已领学3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期间的讲话精神等,党总支书记已领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2次。

全面覆盖三个重要群体。重视机关学习,区政协机关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安排一览表》,每周五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开展专题学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目前,各委办主任已领学4次,开展学习交流研讨1次。助推基层治理,各镇街特邀委员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为依托,积极探索党史学习实践新形式,把推进协商议事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助推基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罗塘街道中天社区协商解决小区停车难题;白米镇白米村开展“老坝塘河护坡整治”协商议事,解决民生难题。发挥界别作用,各界别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将党史学习和政协工作、界别特色相结合,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成果。文体艺术界、农业农村界联合俞垛镇宫伦村开展“走读红色宫伦,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拓展N种活动形式。拓宽学习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先锋姜堰”等学习平台,集中观看《百炼成钢》纪录片等党史题材作品,利用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界别协商与基层协商融合互促”相结合,掀起党史学习新热潮。文教卫体委组织召开“规范我区婴幼儿托育机构管理”协商座谈会,积极建言献策,为全区托幼机构规范管理助力;梁徐街道坡岭社区开展主题为“村规民约立起来 文明新风树起来”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助推村风民风更加清正和谐。加大宣传力度,在“姜堰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学党史 知党情”“天天学党史”专栏,充分运用“委员同心圆”栏目、“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载体平台,讲好党史故事,宣传政协履职成效,进一步扩大政协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