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党史之光托起“折翼天使”

“我的女儿是二级残,今年残疾人可以享受的福利有哪些新变化吗?”5月17日,市民黄女士早早来到“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助残日活动现场,向法律专家了解残疾人医疗救助、残保金征收政策等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进一步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姜堰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基本着力点,推动助残事业往实里做,往残疾群众心坎上做。
姜堰区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对0—15岁听力言语、智力、肢体、孤独症、多重障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在姜堰区康复中心,记者看到,13岁男孩小淞正在奶奶的陪同下进行针灸治疗。小淞患肢体障碍伴有右侧面瘫,经过数月治疗后,口角歪斜已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今年以来,姜堰区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儿童康复救助审批工作免去了镇(街道)审核环节,由姜堰区残联直接审批并转至康复机构,让儿童康复服务“更便捷”;在康复中心增设“中医诊所”,让儿童康复效果“更明显”。

梁徐街道“向阳残疾人之家”现有残疾人15名,他们可以从街道获得补助和免费午餐,绝大多数还可以通过日常的辅助性就业获得一定收入,提升经济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残疾人之家’现在成了我们第二个家,在这里有很多暖心的伙伴,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真的很温暖!”家住周埭社区的陈荣十分激动。

去年,姜堰区残联为299名残疾人配发365件辅助器具。今年,将启动“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残疾人朋友可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在网上申报辅助器材,区残联当日审核,中介机构次日上门适配,一周内“个性化”辅具即可发放到位。
据了解,姜堰区各类残疾人总数达4.2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3%。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有1.8万多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近8000名。
为进一步助推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姜堰区计划对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提档升级行动,从机构环境、服务内容、资源利用、服务延伸、管理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提升优化。
下一步,姜堰区将推动“托养一人,幸福全家”项目建设,由姜堰区残联与姜堰中医院共同实施,在现有姜堰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基础上,成立姜堰区杏林护理中心,组建联合体,实现两院一址,实行两家组织一套班子管理。项目建成后可积极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与护理服务的发展,可满足姜堰区部分残疾人与失能、失智或长期卧床人员照护问题。(王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