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红色文创讲活党史故事

一块面团放手心搓匀揉圆,指头一捻一掐,刻刀一挑一戳……一个个红色英雄人物的面塑作品在指尖诞生,栩栩如生。日前,姜堰区淤溪镇开展了“面塑精气神 童心跟党走”面塑艺术进校园活动,借助文艺作品让英雄人物从党史故事中“走”出来,让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活”起来。

在淤溪小学多功能室,姜堰面塑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向孩子们展示了精心制作的一批红色题材人物面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历时2个月设计创作了《红灯记——颗颗红亮的心》《沙家浜——智斗》《江姐——一片丹心向阳开》《董存瑞》等红色英雄人物系列面塑作品8套。一位位英雄人物,一个个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学生崔媛菁说:“第一次通过面塑近距离走进英雄前辈的故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认真学习,天天向上。”

党的百年历史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姜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注意深挖红色文化底蕴,通过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党史故事,激发奋进力量。
为发挥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易于传播、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优势,姜堰区拍摄制作“红色三水 献礼百年”20集系列微纪录片,聚焦近百年来党领导下姜堰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典型人物及动人故事,分为革命英雄篇、建设英模篇、改革先锋篇、新时代奋斗者篇四个篇章,从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角度,用姜堰地区的一个个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一件件重大成就的艰辛历程,讲清讲透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目前已拍摄完成 集。
《先驱》是姜堰为建党一百周年精心策划的广播剧。该剧坚持“尊重史实,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广播剧《先驱》共分《求索》《寻路》《抗争》《奋斗》四集,集中表现从1914年到1931年期间,蔡和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寻找马克思主义,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该广播剧已于5月28日至31日每日19时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故事广播(FM104.9/AM1206)播出。“广播剧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党史故事,让人听得心潮澎湃。”群众反响热烈。

此外,治印百枚印章、创作淮剧《苏中女杰高凤英》、拍摄《追寻烈士的足迹》微视频……姜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从供给侧做文章,打造形式多样的精品红色文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新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