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茶壶里的风暴

2025-02-19 09:06:44 姜堰新闻网

“茶壶里的风暴”一词是来自欧美的舶来品,最早源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当年圣马力诺发生了一场动乱,作家得知后说道,那是茶壶里的风暴。确实,地球上就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圣马力诺实在微不足道,在全球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巴尔扎克无疑在说,那里发生的骚乱不会对大范围造成影响,压根不值得大惊小怪。

谈及茶壶里的风暴,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巴尔扎克那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嘴上叼着雪茄,耸着肩,轻蔑不屑的神态。茶壶里的风暴当然是一个形象性的说法。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茶壶,作为煮开水抑或泡茶用的容器,无论用的什么材质,毕竟空间狭小、容量有限,尽管当今一些地方将茶壶做成了硕大的景观,但终究呈现的仍是一具茶壶。二是风暴,茶壶中的水烧沸后持续翻滚,水中的茶叶也在上下沉浮,此时茶香氤氲、雾气升腾,把这样的景象说成风暴,显然含有附会和合理想象的成分,其中的艺术夸张是显而易见的。

茶壶里的风暴与自然界的那些狂风暴雨实在有天壤之别。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常有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暗流涌动的矛盾和冲突,把它们看成微小的风暴倒也未尝不可。生活中的矛盾、冲撞时有发生,这正是复杂生活的真实映照,人们从中能够学会观察和应对,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宽容和妥协。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同困难和挑战的斗争中取得的。不是么,每一次的风暴来袭都是一次沐浴洗礼,都让人类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

茶壶里的风暴直观形象,它能够带来不少值得思考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但很多时候这些烦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焦躁,源于人们的眼界和格局。茶壶里的水煮开后热气腾腾,水波激荡,上下翻滚波动,溢出来也会烫伤人,一不小心就会形成毁坏,对此大惊失色、大惊小怪,神经紧张、反应过度都是完全不必要的。我们姑且认同茶壶里的风暴,但它毕竟能量有限,毕竟可防可控,况且茶壶总有冷却的时候,风暴也会随之减弱直至止息。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理智、平和的心态,让子弹飞一会儿,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自然会烟消云散。

茶壶里的风暴提示人们须得注意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面临工作、学习、家庭、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冲突,不少人疲惫、焦虑和抑郁,看问题易于情绪化,易于走向极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给自己安排好休整调适的时间,有意识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种时候如果注意与亲朋好友深入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或许是能让我们感受到支持和温暖、减少内心焦躁和不安的有效办法。

宁静健康的生活是经不起几回折腾的。茶壶里的风暴让我们更加懂得不能人为地瞎折腾,折腾穷、折腾乱、折腾慢,几十年间我们所经历的折腾事件可谓很多,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包括那些劳民伤财的虚假政绩、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不出效益的无用功等等,都是乱折腾的表现。坚持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有所为有所不为,干当务之急,不干不急之务,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讨论茶壶里的风暴,在社会治理、各类管理中具有广泛意义。诸如社会问题、人际关系、成长经历、情感表达等各种生活场景都可能出现大小不等的风暴,其中许多都属于茶壶里的风暴。这就告诉我们,研究问题、形成结论,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洞察事物的内在本质。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视角,冷静地看全局、观全貌,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真实状态,不可被局部的问题所困扰。

谈及茶壶里的风暴,我自然而然想到了我国古代杞人忧天的寓言。杞国有人老是害怕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成天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如今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杞人”缺乏底气和自信,缺少定力和担当。面对未知或者把握不准的事情,他们患得患失、怕这怕那,选择了躺平和不作为,势必导致时光白白流过、发展缓慢、事业受损、百姓贫穷、城市落后,痛失发展良机。

谈及茶壶里的风暴,我还想到了蝴蝶效应。说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会给美国得克萨斯州带来一场龙卷风。对此我一直疑惑,非常怀疑它的可信度。但是,现代管理学和领导科学都告诉我们,应该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历史前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存在巨大的关联性和难以预测性,一些蛛丝马迹和微小的动向都应该引起高度警觉,切不可疏忽麻痹。对那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谨慎,一旦发现,就需要在萌芽状态果断地控制好、消化好,不让其蔓延和酿成大的事端。

见微知著是必须的,但千万不要作茧自缚,千万不要自乱阵脚、坏了方寸。一方面要善于从大局冷静观察,从全局整体把握,增强战略上的自信。另一方面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增强战术的主动。这是我们讨论茶壶里的风暴得到的启迪。


519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