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3日
新闻详情-首页

义茶亭|让“人民城市”的理想图景照进现实

2025-05-12 11:13:27 姜堰新闻网

让“人民城市”的理想图景照进现实

据报道,今年我区拟新建或改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车位3500个以上、新增小区机动车停车位300个。在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的当下,我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从“角落”到“港湾”进行空间正义的微观革命。人行道改造现场施工队处理树根病害的精细化操作,以“治疗型改造”诠释城市更新的根本转向--将工程思维转化为生命体思维,把城市视为需要持续养护的有机生命体。这种转变在福星家园的绿拆除工程中更具象征意义。当长期存在的物理藩被破除,不仅释放公共空间,更消解社区间的心理壁垒。住建部门以“针灸疗法”植入的共享晾衣架、彩色步道,犹如在社区肌体上植入新的毛细血管,让原本板结的居住空间重新焕发活力。而朗悦湾小区透水砖铺设展现的则是另一种智慧,更将海绵城市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福祉。新建35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位,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以“功能复合型”改造,使充电车位成为社区能源微枢纽。

从“好用”到“好认”实现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文化不应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应是流动在街巷间的生命体。“三水之环”取意在三水相汇的节点画成一个环,充分融入三水、古盐运河、会船等文化,打造文化雕塑、文化景墙,通过文化展示,推动古盐运河文化带建设,市民在漫步中即可完成时空穿越,使千年文脉在混凝土森林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天目山观光园主要推出沿着园区主路的“西周江淮第一城”线与沿着河岸和遗址的“形胜东来第一山”线。这种“考古式更新”不仅保护历史遗存,更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儿童护学空间的打造则展现文化转译的另一种可能,将古诗意境转化为空间语法的尝试,以“可交互的文化界面”让原本功能单一的接送空间升级为微型文化展厅。

从“案例”到“常态”实施治理升维的系统工程。城市更新的真正价值,在于构建“道路占用三步法”使道路施工投诉量明显下降,有效破解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拉链马路”顽疾。在加装电梯工程中展现的机制创新更具启示性。当福星家园的电梯实现平层入户时,折射的是整个服务体系的进化。充电设施建设领域的“全链式治理更具标杆意义,可以通过相关管理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实时数据监控、点位监管、安全保护故障断电并作全程操作语音提示,完成多种信息统一存储、统计、调度,实现空闲充电泊位导航、线上一键支付、账单推送、便民信息发布等功能操作。新近上线的“江苏姜堰好停车”公众号,集成汇聚车位寻找、路线导航、在线支付等功能应用,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只有用绣花功夫守护人间烟火、用千年文脉滋养现代生活、用系统思维破解治理难题"人民城市”的理想图景才能照进现实。

4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