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实事工程擦亮幸福河湖金名片
连日来,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积极推进一系列治水工程,通过“一上一下”同步走的方式,即“河里”与“岸上”同步治理,分区域、分工期实施区域河流综合整治;完善区域内景观构架,将官庄河景观以崭新面貌引入城区,营造特色标志空间,塑造具有层次感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风貌,逐步实现河道沿线水清岸绿、绿道环绕,进一步推进新产业集聚以及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天目山街道以创建零直排为契机,实行“一点一策”治理方案,以“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在全面入户调研的基础上深度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开启智慧治水新模式;实施各种水系净化工程,实现河道水域和小微水体全面提升,进一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围绕官庄河周边产业特色,不断深耕产业平台,以水为笔勾勒美丽健康新经济;通过做好美丽城镇治水“减法”,整治沿河各类“散乱污”企业作坊,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为美丽城镇建设打开新局面。
天目山街道高度重视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出台《天目山街道十四五镇、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天目山街道2024—2026年幸福河湖建设方案》等文件,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生态河道、幸福河湖全覆盖。特别将淤积比较严重、水质比较差尤其是黑臭现象严重、水流不畅且坝头坝埂较多、群众对河道疏浚需求迫切和未达标的省考以上断面所在河道优先实施疏浚整治;按照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的治水思路,以控源截污为前提,以水系贯通为基础,加快农村地区拆坝建桥并打通断头河。一大批农村河道实现水系连通、水体畅活,有效解决过去农村河道有河河不畅、有水水不流的问题;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大力实施土地平整,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实施沟河疏浚、水环境整治、河坡护理、道路与河道绿化工程,有力有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天目山街道强化河道岸线管理,持续巩固两违整治成果,率先出台专项整治方案,77处两违问题整改清零,实现两年任务提前1年完成,岸线面貌明显改善。投资1400万元,实施吴舍河水环境整治工程,新建生态护岸1.2千米,维修加固护岸0.6千米,实施河道沿线景观绿化改造,切实改善河道水环境、扮靓河道水景观、提升城市面貌和城市吸引力;创新推行民间河长制,公开聘请20名民间河长,选聘7名银发河长,进一步丰富完善河长体系,形成双河长制叠加效应;持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下降13.5%、7.1%。
据介绍,天目山街道将继续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全域美丽幸福河湖,打造天目山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亮丽名片。(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