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23日
新闻详情-首页

“军旅硬汉”浇灌“数字兰香” ——访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杰杰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

2025-05-22 10:35:15 姜堰新闻网

​在泰州杰杰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内,1万平方米的蝴蝶兰基地、年产值900万元的花卉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30多户农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这背后,是退役军人张杰扎根乡土的坚守。日前,记者采访了张杰——这位泰州市劳动模范、泰州杰杰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您从中央警卫部队退伍后,放弃体制内安置的机会,选择自主创业的初心是什么?

张杰:我是一名“农二代”,母亲是上海知青,受她影响,我一直有“把地种好”的执念。退伍回到家乡后,我选择了适合本地生长的花卉产业从事创业,希望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如今培育好这片蝴蝶兰花海就是我的主战场。

记者:创业初期投入大、风险高,您有没有遇到比较难克服的困难?

张杰:刚退伍时,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就是“种地靠天吃饭”,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就拿蝴蝶兰育苗来说,温湿度要求高得很,我起初不懂技术,成活率低得很。为了学技术,我跑了好几个大城市,还砸锅卖铁投了500多万元引进智能温室,这才一点点把技术给攻克下来。

记者:从警卫兵到“养花高手”,您觉得军人身份带给您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张杰:生产上,我充分发挥军人能吃苦、有韧劲的品格。公司成立的前两年,我一年365天去基地查看蝴蝶兰的生长状态、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生产安排和数字化农业系统的逻辑程序,以适应蝴蝶兰最佳的生长环境要素。在坚持不懈的摸索和钻研中,基地终于长出色泽鲜艳、花期长久的高品质蝴蝶兰。经营上,我发挥军人敢冲敢拼的作风,带着产品走遍长三角各大花卉市场,一户一户调研适合各个地区客户销售的蝴蝶兰品种,以便在下个生产周期中更合理地规划新品种。通过两年艰辛摸索,基地的蝴蝶兰产品终于在江浙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记者:数字化技术在种植业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否分享一个具体案例,您是如何利用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的?

张杰:以蝴蝶兰培育为例,传统模式依赖人工观察环境,误差大,成本高。2021年,我对温室进行数字化改造,搭建智能控制系统,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自动启停设备调节环境。比如,设定花期催化参数后,系统精准控制温差,让蝴蝶兰在春节前统一绽放。这套技术不仅将人工成本降低70%,还让成品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此外,我们设计的姜堰食用菌数字农业平台被评为“江苏省种植业智慧园区”,帮助周边农户实现“手机种菇”,产量增加三成。

记者:您积极带动乡亲增收致富,还捐资助学,如何看待企业家这份社会责任?

张杰: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回馈乡亲是本能。我们优先安排周边农户和妇女并免费培训。像员工顾银华,原来只会干农活,现在月入超3000元,还能照顾家里。目前公司帮200多名村民找到了新工作。教育是阻断贫困的根本,我承诺每年捐出电商收入的1%给助学基金,已经帮了30多名困难学生。有人觉得我管得宽,可我觉得,乡村振兴不能一个人富,得大家一块儿往前走。


419

相关文章